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出口萎缩 发展瓶颈更凸显
[2010-03-18]
我国数控机床产品品种相对较少,开发和交货周期较长,由于没有按市场需求进行开发,批量不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占有率较低;质量不稳定(可靠性是突出的质量症结),性能水平与国外相对有一定差距,竞争力不强;软件开发投入不足,开发的数控系统缺少共同的软件规范和支撑平台,尚未实现系列化、商品化,没有产业规模。
受后危机影响、产品创新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数控机床出口严重受阻,机床行业发展瓶颈更加显现出来。
出口状况
近年来我国出口额增幅较大的数控机床有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数控剪板机、数控成形折弯机、数控压铸机等,普通机床有钻床、锯床、插床、拉床、组合机床、液压压力机、木工机床等。据统计,数控机床出口额占金属加工机床出口额比重达到14.64%,为历史最高水平。出口的数控机床品种以中低档为主,国际市场上大量消费的专用数控机床、成套设备我国则出口较少。
我国机床出口以援外为主,以出口到香港地区、东南亚及东欧等市场为主。近几年我国机床出口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开始向南美、中东、荷兰扩展,对英国、加拿大出口额也较前几年大幅度提高。美、欧、亚是目前我国机床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据有关数据最新统计,国际机床贸易额最高曾达每年400多亿美元,近几年贸易总额降至不足300亿美元。世界24个主要机床生产国机床生产销售36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15亿美元,占销售总额的58.4%。而我国机床出口额不到世界出口额的1%,仅为我国机床销售额的10%。我国数控机床出口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发展瓶颈
缺乏发展数控产业的政策和技术配套体系。40多年来,我国政府对数控机床的发展给予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在政策上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支持措施,对数控机床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政策的配套及相互制约方面力度不够,在引进外资和扩大开放的同时,对国产数控机床的必要保护显得过于单薄。例如,进口产品可以免除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而国内产品却很少能享受这种待遇。同时,数控机床的发展需要较高的零部件专业化技术配套体系来支承,而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尚不能满足这种体系的建立,国家对这种配套体系的建立没有大举措出台,也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因而未能对数控产业的发展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
缺乏技术创新、产品更新和产业调整的内在动力。在普通机床销售势头良好的形势下,机床工具行业被市场假像所迷惑,大部分企业顾及眼前利益,没有及时依靠壮大起来的财力进行调整,而是一味加大普通机床产量,放弃了已开始进行的产业调整、产品调整、组织结构调整,放松了技术创新,看不到产业的发展趋势,从而错过了调整的最佳时机,丧失了更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基础。
面临国外强手竞争的巨大压力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市场对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竞相争夺的目标。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对手,国内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无论是性能、质量,还是价格都难以与发达国家产品相抗衡,面临着进口冲击的强大压力。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