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提供关务咨询服务:共解答企业对政策、法规、关务咨询37条,其中当面解答咨询8条,利用电话、微信等解答咨询29条。同时,利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群)同步推送《热点问题解答》21期,解答“AEO新标准”、“金关二期”、“两步申报”等热点问题124条,1788人/次通过网站、微信群浏览查看。
(三)加强培训服务:在传统现场培训和企业专场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先后开设“关务网络培训班”和“手机课堂”。全年共举办现场培训班7期/次,其中公益培训班5期,企业专场培训班1次,共计近800人/次参加AEO认证新标准、“金关二期”、关税新政、企业内控管理、“两步申报”改革等培训;开办“关务网络培训班”14期,共有2714人/次在线学习,举办“手机课堂”103期,逾3000人/次通过手机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接受日常培训。无论是举办现场培训和利用“手机课堂”、网络培训的期次,还是参加培训的人数,都是协会成立以来最多的年份。
(四)竭诚做好协调解难服务:全年为34家会员企业联系协调在上海、江苏、浙江、广西、广东、山东等沿海口岸和合肥关区解决了进出口通关等实际问题,帮助企业疏通了通关之道,促进了便利通关。
(五)坚持不懈创新服务。全年实现了八个首次:首次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和六个不同层次的微信群,运用新媒体速递新政法规,传递信息;首次开辟了“手机课堂”,开展各类专业培训;换届脱钩后,首次走访了合肥关区16个隶属海关,加深了关检融合后的新海关对协会的全面了解和认知;首次对会员单位进行了授牌,帮助企业树立和展现自我形象;首次承办了中部地区(六省一市)“两步申报”改革企业培训;首次实行了本会《制度汇编》;首次组织开展了校企关务人才对接活动;首次公开了服务承诺,并与各会员单位签订了服务承诺书,增添了服务的新内容,开拓了服务新途径。
二、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努力开拓多元化服务途径
(一)积极支持校企合作,牵头组织在(芜湖)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校、企关务人才对接洽谈会,为校、企开展关务人才对接、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关务后备人才搭建交流合作和共享平台。一方面促进校、协、企“三位一体”关务人才教育教学培养机制的落实,另一方面满足企业对关务人才的需求,同时解决了优秀毕业生的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配合中国报关协会动员、组织、实施“进出口商品归类水平评价测试”和“关务水平(中级)评价测试”,以及“关务水平(初级)评价测试”。其中,分别有64人和23人通过我会集体报名参加归类水平评价测试和关务水平(中级)评价测试,并分别有16人和4人通过测试并取得上述资格证书。
(三)积极动员、组织、实施“中国报关协会专家工作室”申报工作,经过中国报关行业人才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安徽翔威报关有限公司获得“翔威关务工作室”授牌,成为中西部省市唯一一家获得专家工作室授牌的企业。
(四)广泛深入走访、调研。继4月上旬常设机构领导班子集体走访庐州海关之后,10月下旬至12月初,又由常务副会长带领秘书处工作人员先后走访了安庆、池州、黄山、铜陵、芜湖、马鞍山、宣城、滁州、蚌埠、淮南、六安、亳州、淮北、宿州、阜阳15个现场海关,并利用走访之机召开了各关辖区关、企座谈会,走访有关重点企业,认真征求、听取了海关、企业对协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共收集企业反映的有关问题27条,现场解答问题20条,下一步拟形成调研综合报告,及时反映企业的有关诉求。通过全面走访,为进一步做好服务、发挥关企桥梁纽带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提高综合协调服务能力
(一)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服务功底。秘书处工作人员按照会领导的要求,一面认真学习、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内容,强化做好服务的内动力;另一方面认真学习、钻研海关政策法规和关务知识,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强化为海关和企业服务的本领。同时,扩大信息宣传,将写作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全年共撰写信息稿件31篇,其中被《中国报关》杂志(中国报关协会会刊)和中国报关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采用信息和稿件26篇,不断增强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协会服务工作的正能量,扩大了协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