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安徽日报
近日,在合肥新汇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内,庐州海关关员对该公司通过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一体化模式进口的晶圆等高新技术原材料开展目的地检查作业。
“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一体化模式实施之后,大大提高了进口货物的通关效率,有效打通了通关过程中的堵点,保证了进口货物的顺利通关,并降低了通关成本。”该公司关务负责人刘文娟介绍,在此模式下,公司每票报关单通关时间压缩了3天至5天,同时也避免了口岸开拆对货物的损害风险,为货物到厂后产线运营提供了有效保障。
据悉,2021年1月,合肥海关与上海海关率先启动了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试点,通过优化完善通关作业流程,将原布控在口岸实施的查验作业改为实施跨直属海关的口岸和目的地分段、分类检查作业,避免了口岸查验对进口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性能品质的影响,解决了长三角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制造等一大批企业通关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实现企业便利通关,也促进了海关执法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发展。
“我们通过监管模式创新,将执法全过程记录与高效执法相结合,通过研判高新技术产品在真空、防光、恒温等特殊条件下不同监管要求及产品符合情况,组织梳理辖区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建立特色产业、重点企业名录,扩大企业享受范围,延伸至全供应链,拓宽试点进境口岸,打通监管模式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庐州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建立“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精准布控、协同监管、执行反馈”的口岸属地协调机制,优化各环节流程,全程跟踪报关单信息流和货物流信息,确保监管信息传输完整无遗漏,监管行为全过程留痕。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海关所属庐州海关辖区,共有31批价值2.3亿元申报进口的货物采用长三角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模式作业,改革政策红利惠及集成电路、液晶显示等各类高新技术企业10家,备案试点货物400余项。(记者 何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