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安徽日报
近日,在蚌埠新港码头,一艘装载机器设备的货轮自淮河下游缓缓而至。“这是我公司第六批享受‘内河运费扣减’政策红利的进口货物。在海关的帮助下,我们一个集装箱可以节约运输成本1000元左右。”安徽星泽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洪滨说。
星泽机械公司是一家经营数控车床进出口业务的民营企业,常通过淮河水运转关至蚌埠进口机器设备。过去,公司一直采取CIF方式(卖方将货物按照合同规定交付给买方的价格中包含了成本、保险费和运费)成交进口货物。该通关模式下,按照全程运费缴纳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企业成本较高。
针对这一情况,今年蚌埠海关成立攻关小组,先后多次深入进出口企业走访调研,积极协调联络商务、码头等职能部门,积极探索“内河运费扣减”新模式,减免水运进口转关货物内河段运费计税,帮助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
“根据海关总署相关规定,企业可在运费量化扣减和固定运费扣减两种模式中自由选择,对于进出口公司来说,可以节省不少运输成本。”蚌埠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李杨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把“内河运费扣减”推广至辖区所有水运进口转关企业,进一步为企业减负增活力。
近年来,蚌埠海关发挥淮河黄金水道作用,大力推进水运物流改革,推动“离港确认”“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惠企政策落地生效,逐步提升通关效率,为企业减负,促进外贸进出口发展。目前,蚌埠水运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扣减”模式入选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周年建设“十佳”制度创新案例,在近日公布的“2022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中,蚌埠市位列第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