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品制造企业为何“有量无利”
日期:2009-11-18
一、高技术产品的承接生产周期和特殊盈利规律
高技术产品首先在源产国渡过发展初期和成长期,在成长期后期,随着价格竞争加剧,源产国开始向低成本生产国家转移该技术产品的生产——这是高技术产品的一般生产规律。我国在许多高技术产品上都不是源产国,所以目前我国的高技术产品生产企业,除个别外,都是在这种规律背景下存在着的企业,因此准确的说,我国的高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实为“高技术产品承接生产企业”。高技术产品的承接生产,有特殊生命周期——为了和技术产品完整的生命周期区别开,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将其称为“承接生产周期”。高技术产品承接生产周期也有四个阶段组成:高技术产品承接初期、高技术产品承接发展期、高技术产品承接成熟期、高技术产品承接淘汰期。与承接周期相对应,高技术产品承接生产存在特殊的盈利规律,正是特殊的承接生产周期和与此对应的特殊盈利规律,使得我国许多高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盈利能力十分微弱。
1、高技术产品承接初期,初始投资规模大,学习成本高
高技术产品的承接初期,虽然承接企业不多,但不同于该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产品市场投入期,承接生产的企业不可能采取高定价策略赚取因技术的垄断性带来的高额利润,而同时,作为高技术产品的承接生产企业,又需要在该阶段投入较多的技改投资以及付出较高的学习成本。高技术产品生产制造一般要求投资的“门限值”非常高,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高昂的初始投资必然带来较高的资本融资成本和折旧成本(高技术产品制造企业通常采用加速折旧)。同时,由于自身的技术与承接的产品技术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产品设计到制造,需要一个较长的学习、掌握过程,这期间需要发生很多学习成本,包括教育培训、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浪费、废品、研发试制品等。因此,对于承接企业而言,承接初期难有盈利。
2、高技术产品承接发展期,产品进入高收益期,但持续时间很短
高技术产品承接发展期,一方面承接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上升,一方面熟练掌握了生产技术,学习成本显著下降,同时初始投资形成的折旧成本也略有降低,所以该阶段的盈利水平会迅速提高,是该产品的高盈利期。但是,在承接发展期,随着国际采购的迅速转移,原来国际上生产同类产品的制造企业也开始将生产线大规模向低成本制造国家转移。此时的转移与承接初期的转移显著不同:在承接初期,承接企业通常购买新设备、组装生产线、并进行生产技术学习,形成规模的生产能力需要一段时间;而到了发展期,此时的转移更多是国外工厂的搬迁,承接国的生产投资可简略为土地、厂房投资,即使需要学习,时间也较短。因此,该技术产品生产向低成本生产国家迅速转移的结果,导致该类产品的竞争迅速进入到价格竞争阶段,产品价格在短短时间内成倍成倍的下降。因此,对于承接企业而言,虽然产品进入高盈利期,但无奈该阶段太短,实际能带来的利润额有限。
3、高技术产品承接成熟期,价格竞争剧烈,产品盈利率持续走低
在承接成熟期,承接国的供给能力迅速出现过剩,承接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开始快速下跌;与此同时,随着供大于求,采购商的谈判地位也得到提高,进一步压低价格,挤压业已微薄的产品盈利空间,产品的盈利率持续下降。因此在承接成熟期,虽然承接生产企业的业务量很大,成本控制能力也很强,但因价格竞争的缘故,盈利率再次很低。
4、高技术产品承接淘汰期,技术变化导致沉没成本巨大
高新技术产品具备一个显著特点,即技术变化快,产品生命周期短。以芯片行业为例,产品生命周期不超过18个月。一旦客户的产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升级换代,或者研发出另一种新的技术替代产品,对原配套产品的需求就会迅速萎缩,甚至为零,这将会给基于原产品承接生产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沉没成本。承接企业很可能只回收部分投资,市场就已经萎缩了,更有甚者,设备投资尚未完成,产品尚未下线,该类技术的产品就已经被淘汰了;并且,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制造设备存在很强的专用性,低代技术生产线设备很难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加工新一代技术的产品,或进行其它用途的转移,因此,原投资的生产线要么大量处于闲置状态,要么处置以后的残值很低。技术变化越快,沉没成本就可能越大。因此,在承接淘汰期,因巨大的沉没成本之故,该阶段的产品盈利性更差,甚至表现为严重的亏损。
从一个高技术产品的整个承接生产周期看,承接初期和承接成熟期的盈利率很低,承接成长期的盈利率很高但时段又很短,所以,前三个阶段的平均盈利水平不会高,如果加之承接淘汰阶段形成的沉没成本,整个产品承接生产周期的平均盈利水平就更进一步微弱,甚至亏损。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发现,一个企业如果在一个高技术产品上完整的经历上述四个阶段,并且在每个阶段内又没有采取有效的投资和经营策略,即完全在承接生产周期及其特殊盈利规律的影像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那么,就必然摆脱不了“有量无利”的命运。我国许多高技术产品生产企业,要么对这一规律缺乏深刻认识,要么缺乏必要的应对策略和相应的方法、工具,能有意识的识别和适应这一规律的企业不多,所以,“有量无利”成为了这类企业的普遍现象。下面结合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为一个客户(化名为东辉电子)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真实案例,对高技术产品承接生产企业“有量无利”的原因进行进一步揭示。
|